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攻略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攻略【内蒙古最被低估的草原之一】

时间:2024-03-01 22:27:38阅读: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攻略【内蒙古最被低估的草原之一】

车驶入内蒙的地界后,干净的公路在开阔的草原上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心情也变得莫名愉悦。蓝天白云,青草悠悠,牛羊满山,梦中的草原便是这个样子吧。正午的阳光照在身上仿佛是要把人融化,手轻轻的伸出车窗外想要去触碰像绸缎似的蓝天,像棉花糖一样的白云,像水洗过似的绿草。花儿们躲在草地里,像含羞的孩子,偷偷的露出嫣红的脸儿。

6月的格根塔拉刚迎来盛夏,青草悠悠,天空寂静而广阔,大片云朵飘荡在天边,望向天际,有婆婆娑娑的蓝底映衬。视线所及,时而会闪现白羊黑牛以及不同颜色的马。它们都静立着,仿佛时间定格了一般。

漫步走在格根塔拉草原上,四周虫鸣四起,青蛙昆虫多的数不过来。

其实已经记不起自己是从何时产生了要去大草原的想法,似乎已经很难从头赘述。那悠扬辽远的蒙古族长调和呼麦的旋律一直回荡在脑海中,我相信自己一定曾在某个时刻被这些旋律所击中,才萌生了一定要去草原的想法。我一定要亲自看一看草原究竟有多辽阔,牛羊是否满山坡,鸿雁究竟飞往何方,蒙古河的河水是怎样清澈,那些奔驰的骏马会从何处归来,被草原儿女视为生命的故乡,只有亲自去看一看,心中才会有答案。

最近在听的草原的内容,是周云蓬的《九月》,也是海子的诗《九月》。诗里最钟情的一句是,“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站在一望无垠的格根塔拉大草原上,耳边萦绕的便是这《九月》的旋律: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我的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这首诗写的是海子的理想与生活不能融合统一的痛苦和纠结,最终只能将远方的理想埋葬在生活的草原。“只身打马过草原”所表达的是理想幻灭之后“决绝而无助的孤独”,我想这首歌之所以被那么多人喜欢,一定是许多当代的年轻人在这首歌里找到了内心的共鸣。“只身打马过草原”,只是一种寄托,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动。在众神死亡的草原上,只身打马过草原的人终有一死。明月如镜映照千年岁月,多少人就是这样将自己和远方一起交付给了这片心之向往的草原。

清澈的河水从草甸处流过,一切都是浑然天成。

丰盈的雨水滋润了横亘千里的草原牧场,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马头琴声低转悠扬,回环在远处天地交汇的地方,像是一首游牧民族从古至今的壮阔史诗。海子诗里写的”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那种想到天地廖远的悲怆感,也许只有大口吃起蒙古的牛羊肉,喝起蒙古的马奶酒,拉起低沉呜咽的马头琴,在四野一色的草原上纵马驰骋后,才能感同身受吧。

乌兰花开,马奶酒香,湖水清澈,绿草如毡,这里是窝阔台出征的战场,这里是吉祥三宝歌中的家乡,悠扬的马头琴声在草原回荡,陪你去看蒙古姑娘安代舞的欢畅。

格根塔拉草原伴着蒙古长调,悠扬的旋律飘荡在草原上空。

我始终觉得,马头琴是一样非常有魔力的乐器,只要闭上眼,听着马头琴的琴弦发出的声音,便回到了草原。

蒙古汉子的蒙古舞气势如虹。

最喜欢的蒙古呼麦,我自己是十分喜欢蒙古音乐的,对于呼麦始终有一种情节,无奈天生没有那个嗓子,也不懂得如何学习呼麦。

格根塔拉旅游景区有大概一百二十间酒店帐篷房间,每年的八月中旬,这里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那时酒店房间会供不应求,这次我们来格根塔拉幸好是在那达慕大会之前来此游玩,不然很有可能陷入没有地方住的窘境。看看蒙古帐篷酒店的样子吧,房间外观是地地道道的蒙古包的样子,内部确实按照星级酒店设计和布置,完全满足了游客对于住宿的硬性需求。

如果想来格根塔拉草原参加那达慕大会的朋友,一定要提前预定提前预定提前预定,不然只能开车回城市,这里的住宿很有限。

房间内是蒙古风格的实木床,印有蒙古图腾的地毯,当然也可以洗个热水澡~夕阳的余晖洒在草原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祥和之美。当夕阳穿过片片厚厚的云层,即将划出一刻霞光万丈时,这便是格根塔拉草原最为壮观的日落。

伴着动人的歌舞和马奶酒香,我好像在梦中回到了那片“天堂”纵歌下酒。从鸿雁唱到最炫民族风,很多人围着篝火跳起了舞。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归。

草原的夜风无比凉爽又夹杂着着青草的芳香。一大口马奶酒之后,微醺着朝着离人群稍远的地方走去。听着远处传来的喧闹,躺在柔软的草地上,这一夜,我看见了此生中最璀璨的星河。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