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推荐

泉州旅游必去景点【(福建篇)泉州必去的八大景点!】

时间:2024-02-28 21:52:53阅读:

泉州旅游必去景点【(福建篇)泉州必去的八大景点!】

第一:清净古寺清净寺,初名圣友寺,又称艾苏哈卜大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涂门街,是阿拉伯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教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整体为石构建筑,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具有教寺在功能空间上大分散、小集中特点。留存主要建筑为门楼、礼拜殿、明善堂等部分第二:关帝庙如果你从泉州的街头走过,你会看到一座座庄严古朴的寺庙,开元寺、承天寺、天后宫、寺和关帝庙等等。

泉州是民间信仰最集中的地方,有道教、儒教,民间信仰接近儒教。儒教的神很多,也就是多神信仰。

一间庙里摆关公、土地公、张飞等等。台湾的庙与泉州特别是关帝庙一样,都是多神信仰占主要。

闽南在水域边,很多闽南人到四大洲五大洋。明郑和下西洋,几次在泉州起船,所以最早泉州神为海神。明太祖朱元璋信服关羽,下令泉州七个城门要建七座关帝庙。

当时泉州刚经历改朝换代,经济不发达,要建一座庙不是很有能力,就将这间水神庙换作关帝庙。这样,从明初到现在已有600年的历史。

第三:承天寺泉州承天寺,又称月台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在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改建为佛寺,初名"南禅寺"。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一度改称"能仁寺",政和七年(1117年)复名"承天寺"。宋时承天寺香火旺盛,殿堂宏伟,有榕径午阴、偃松清风、塔无禽栖、瑶台明月、卷帘朝日、推蓬晚雨、方池梅影、啸庵竹声、鹦山暮云、石如鹦鹉十景。

第四:泉州永宁古城第五:泉州博物馆第六:泉州天后宫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占地面积68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山门、戏台、东西阙、正殿、东西廊、寝殿、角亭、梳妆楼等,是现存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祭祀海神妈祖的宫庙,也是历史上妈祖信仰极为重要的传播中心。

与其他闽南宫庙式建筑不同的是,天后宫的山门两侧相连处,建有东西厥(亦称作钟鼓楼),以"秦宫汉阙"的形式彰显着天后宫的威武庄严。而山门背后,与之相连的古戏台,正对着天后宫正殿,这是缘于古时“唱戏酬神”的风俗。

天后宫主体建筑——正殿及其后的寝殿,仍然保存着16世纪之前形成的前殿后寝的建筑布局。虽然历经沧桑,但明清木构建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而且保留许多明代构件,石雕、木雕、瓷塑等多种建筑形式融合,建筑格局及构造细节堪称闽南建筑艺术一绝。参观时也遇到两名游客慕名而来,在研究正殿前的龙柱。更为可贵的是寝殿前檐柱还保存着一对十六面青石雕的元代印度教寺石柱,这对石柱虽然没有象泉州开元寺那对同时期的印度教石柱那样刻画印度教神话人物图案,但也弥足珍贵,据说是明代翻修时从他处移置。

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据《泉州府志》载:“是年,泉州浯浦海潮庵僧觉全梦神命作宫,乃推里人徐世昌倡建。”实当浯江巽水二流之汇,番舶客航聚集之地。时,罗城尚在镇南桥内,而是宫适临浯浦之上。”当时建的这座妈祖宫规模已经很大,有三殿、山门、两廊、两亭。以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赐额“顺济”为名。“顺济”一名为“顺风以济”之意。

宋元时期,天后宫地处泉州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天后宫前的聚宝街,万寿路富美码头是泉州宋元时期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为全城繁华要地。数百年间,多少海运商船满载茶叶、瓷器、丝绸、铁器等外销货物远涉重洋而去,多少蕃舶客航装满珍珠、琥珀、象牙、珊瑚、玛瑙、香料等外来货物不远万里而来,出航祈祷平安,返航谢神保佑,作为航海人精神寄托的顺济宫,自然而然成为民间香火最为鼎盛的宫庙。

第七:泉州洛阳桥洛阳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原名“万安桥”,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至嘉佑四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1400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360丈,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

第八:泉州钟楼泉州现有三座钟楼,最古老的是建于1934年的西街钟楼,也是泉州市民心中默认的钟楼,其他两座为近现代所建。

泉州钟楼是1934年建设东西街十字路时建的标准钟楼,于次年完工。钟楼高13.8米,由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欧洲风格。泉州钟楼与东西塔、谯楼等成为古城独特的景色,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目前,钟楼的钟由机械钟换上石英钟,钟楼还装上了节日灯,夜幕下的钟楼放射出新的光辉,更加灿烂夺目。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