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攻略

淄博旅游攻略【去淄博别光顾吃烧烤,赶紧收藏这份“淄博三日游”最强攻略!】

时间:2024-02-29 21:22:16阅读:

淄博旅游攻略【去淄博别光顾吃烧烤,赶紧收藏这份“淄博三日游”最强攻略!】

淄博彻了!

谁也没想到,疫情放开后的第一个春天,原本寂寂无名的淄博,竟成无数人的旅游首选。

近一个月来,淄博几乎每天都在霸榜热搜,关于淄博的话题播放量超14亿次,阅读量超2亿次。

在全网掀起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成为新晋的顶流城市!

去往淄博的火车票,成为全国购票量第一。

每天去往淄博的人次,都高达数万,最高的一天,甚至比春运人次还多2倍。

一共才470万人口的淄博,在这一个月内,愣是接待了500多万游客。

五一假期,去往淄博的火车票,仅仅开售几分钟,就已售罄。

连淄博人都没想到,纷纷调侃说:“上一次这么多外地人来淄博,还是2000多年前的五国伐齐。”而淄博之所以彻底出圈,受到无数人的向往,就靠了一件“法宝”,那就是——烧烤。

现在的淄博,无论出不出名,无论大小的烧烤店,都排满了吃烧烤的人龙长队。

每家烧烤店前都人山人海!

尽管需要排几个小时才能吃上烧烤,但来吃烧烤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很多店甚至都需要从中午营业到第二天早上!

淄博的烧烤师傅,几乎个个都被熏成了包青天:烧烤店外像是“闹饥荒”一般,店家一开门,就冲进来大量游客开始抢座位,晚一秒就有可能吃不上了。

有的烧烤店的翻台率超过几百桌,十分火爆,有的甚至在高铁前往的路上,就开始练习怎么撸串。

甚至有网友买不到票,打不到车,直接骑车也要去淄博吃烧烤。

因为游客太热情,来吃烧烤的人太多,很多烧烤店只开了半天,就卖光了一周的量,最后不得不拿着喇叭,呼吁客人去别的店去吃……可以说,淄博烧烤创造了一个“旅游奇迹”

烧烤带火了这座没啥存在感的小城,但淄博远远不止烧烤。

淄博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南依泰沂山脉,北濒九曲黄河,是古代齐国的首都。

全能全智的姜子牙和志向高远的齐桓公,都是“淄博人”

这座城市还有诸多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

也是现在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的前身——蹴鞠的发源地。

淄博还是一座英雄城市,一辈子为公为民的焦裕禄,残疾军人榜样的朱彦夫,都来自这里。

历史上,这座城市里出来的名人,随便一位,都能够让后人竖起大拇指。

吃的开心的同时,玩的高兴!达到身心的双重愉悦,让你的淄博之旅不枉此行。

淄博最出名的,除了烧烤,就是它曾经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齐国的故都。

姜太公,也就是姜子牙在这里缔造了齐国。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周王室就将从泰山之东至大海的大片土地封赏给姜子牙。

后来在姜子牙的治理下,民生富裕、兵甲强盛,越来越富裕。

传到齐桓公的这一代,齐国已经成长为一个东方大国,之后齐桓公“尊王攘夷”,又为齐国镀了一层金,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到这里,齐桓公已经是齐国的第十五位国君,后面越来越多的明君贤臣、兵圣良将都在“曾经的淄博”大地上建功立业。

哪怕后来齐国灭亡,到了西汉时期,淄博的临淄,仍然是以长安为首的五大都之一。

相当于现在我们常说的国家中心城市:北、上、广、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大力开发工业,淄博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导致很多人对它产生误解。

认为淄博一直没有什么看头,但实际上在古代淄博的风景是独树一帜的,景色很宜人。

白居易有一首诗《过淄水》:淄水明珠在九州,古来人事静无求。

渔家舟子纷纷去,唯有波涛自悠悠。

描写的就是淄博境内淄河的美丽,表现了淄博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如今,淄博经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已经成功从工业城市转型为旅游城市,环境大大改善,又恢复了昔日的美丽淄博。

虽然淄博不大,但来淄博玩,一定要有规划,才能玩的明白。

首先是怎么来?

1、可以乘坐高铁直接抵达淄博北站。

2、也可以乘坐火车到淄博站或者淄博北站都可以。

3、淄博没有机场,想要坐飞机来的朋友,需要坐到济南的遥墙机场,然后再从济南坐高铁到淄博。

从济南到淄博的高铁非常多,价格也很便宜,三四十块钱左右。

同时,淄博还专门开通了烧烤高铁专列,列车G9321会在16点56分-18点08分,从济南西开往淄博。

列车G9322会在18点38分-19点44分,从淄博返回济南西。

但要注意,烧烤高铁专列只有每周五、周六、周日的时候运行!

不推荐自驾来,因为来的人很多,不好停车,还特别堵。

推荐乘坐高铁来,因为现在凭借高铁票和身份证,可以免费兑换淄博很多景区的门票。

大家到淄博的首要目的,是先去吃烧烤,那么到站后,可以直接乘坐烧烤公交专线。

淄博在高铁站和火车站都设立了很多条淄博烧烤公交专线,每周六、周日早上10点发车,下午3点返回。

票价都是2元。

淄博高铁站:“淄博烧烤”专线1:淄博北站-西五路-万杰路-泰美路“淄博烧烤”专线2:淄博北站-齐风大道-世纪路-鲁泰大道-南京路-联通路-世纪路“淄博烧烤”专线3:淄博北站-齐风大道-西五路-中润大道-西四路-联通路-柳泉路-华光路-东四路淄博火车站:“淄博烧烤”专线4:淄博火车站南广场-王舍路-张南路“淄博烧烤”专线5:淄博火车站南广场-王舍路-张南路-兴学街-柳泉路-商场路“淄博烧烤”专线6:淄博火车站南广场-王舍路-张南路-昌国路-世纪路-考工路-南京路-海岱大道“淄博烧烤”专线7:淄博火车站南广场-王舍路-张南路-昌国路-西五路-王舍路“淄博烧烤”专线8:淄博火车站南广场-王舍路-张南路-昌国路-世纪路-和平路“淄博烧烤”专线9:淄博火车站南广场-王舍路-张南路-兴学街-柳泉路-共青团路-西六路“淄博烧烤”专线10:淄博火车站南广场-王舍路-张南路-兴学街-柳泉路-人民路-重庆路-华光路-北京路“淄博烧烤”专线11:淄博火车站南广场-王舍路-东四路-新村路-湖光路-金岭南路最好是轻装上阵,提前定好宾馆,到了再订基本就晚了,推荐在市中心附近定,交通便利,方便后面出去游玩。

接着就挑一条你喜欢的烧烤公交专线,开启探索淄博的美食之旅,烧烤就不做推荐了,每家味道都差不多。

按照公交专线上标记的烧烤点去吃,基本上都不会踩雷,抵达之后就可以肆意感受淄博烟火气十足的夜生活。

吃完烧烤后,基本就夜深了,就可以打车回宾馆休息了。

1、八大局第二天早晨,7、8点钟左右,可以直奔八大局市场去吃早饭,八大局是烧烤火之前,淄博最响亮的名片。

听名字就不难看出,这地方很有威慑力,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是淄博市的行政中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洪流,曾经“八大局”已经不在这里了,但因为这一历史名片“八大局”的名字却一直留存至今。

从“政治中心”变成了“菜市中心”,成为了无数淄博人生活购物的聚集地。

“八大局”如今已经成为淄博的网红菜市场,热闹、烟火气十足,是无数大学生最爱来的地方,碳水爱好者的绝佳地。

不仅菜市场里有很多美食,周围的胡同里也散落着诸多好吃的小店,推荐辣豆腐、炸肉、大馅蒸包、紫米饼.

在八大局里能踩雷的美食很少,很多是街坊邻居在这干了很多年,几乎每样都能打动你的味蕾。

2、海岱楼钟书阁补充完能量,就可以直奔去海岱楼钟书阁,海岱楼钟书阁位于张店区著名的齐盛湖公园,里面环境优美,意趣盎然。

到达齐盛湖,抬头望去就能看到耸立的海岱楼钟书阁,这是淄博的地标,也是全中国最美的书店。

如同一件艺术品,走进里面就像走进了电影《盗梦空间》的场景,交错辉映,美轮美奂。

书香入海岱,潮起钟书阁。

3、中国陶瓷琉璃博物馆逛完海岱楼钟书阁,就可以去旁边不远的中国陶瓷琉璃博物馆,它是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展品最全的陶瓷博物馆,里面藏着跨越万年的各种精美陶瓷琉璃品。

每一件都美到极致,会让你流连忘返。

而淄博,一直都是中国陶瓷五大产区之一,从8000年前,淄博就已经开始了陶瓷生产,中国将近一半的陶瓷,都是从这里出口的,闻名世界。

淄博生产的新石器末期的蛋壳陶,至今仍被各国视为珍品。

以及宋代问世的“雨点釉”和“茶叶末釉”,“雨点釉”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这种瓷的茶具,是日本茶道中无与伦比的上品。

“茶叶末釉”更是淄博的巅峰之作,古代的陶器鉴赏大全《陶雅》中所写的:“黄杂绿色,妖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描写的就是淄博陶器的“茶叶末釉”之美。

据记载,在清朝的时候,淄博就成为全国陶瓷的集中生产地之一,当时整个淄博到处都是窑厂,终日烟火不断。

其景象完全不亚于南方的景德镇。

无数家常瓷器,从淄博跨越万水千山,流进千家万户,直到现在,我们吃饭用的碗、盘大都淄博生产的。

可以说,一部中国民间陶瓷史,半部都在淄博。

淄博也因此一直有着“瓷城”、“瓷都”的美誉。

中午可以在中国陶瓷琉璃馆附近,找一家鲁菜馆歇歇脚,品尝一下八大菜系之首的风味。

临淄的蹴鞠,世界的足球。

临淄的足球博物馆会告诉你,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的起源地就是——临淄。

我们现在熟知的现代足球,最早诞生于1848年,而它的前身蹴鞠,则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中国人玩“足球”的时候,欧洲人还不知道“足球”是何物。

宋代的时候,蹴鞠运动达到了鼎盛,无论宫廷还是民间都随处可见,宋徽宗就是一个非常热爱蹴鞠的皇帝,他甚至痴迷到,将一个擅长蹴鞠的泼皮无赖提拔到了太尉的职位。

这个人就是——高俅。

据史料记载,高俅球技过人,他带球犹如传花蝴蝶,一般人根本防不住他,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梅西”

以至于到现在都有个梗:自从高俅退役后,中国足球一千多年了还没缓过来。

而中国古车博物馆,是当代中国首家最系统、最完整、以车马遗址的博物馆,本来是一处春秋时代的大型殉车马坑。

里面的马车保存的地非常完好,被称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里面古马车遗迹非常多,场面非常恢弘,整个游完下来,大概需要1小时左右,游览玩这个场馆,你就会获得一个冷知识:骑马时脚踏的马镫,也是中国首先发明的。不过时间已经很晚,单马镫大概出现在三国西晋时期,双马镫则要到南北朝时才出现。

最后的东孙战国墓博物馆,其实和上面的古车博物馆其实是一体地,因为这个殉车马坑就是这个战国墓的殉葬品。

墓主人是谁?暂不得知,但通过这些庞大的殉葬马车,可以看出这个墓主人具有很高的地位,很可能是战国的一位贵族。

5、姜太公祠可以去旁边不远的姜太公祠逛一逛,这里就是齐国第一代国君、被尊为“武圣”,民间称为“神上神”的姜子牙的衣冠冢。

姜子牙的名字,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他是出现在历史和神话中的传奇人物。

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为了奖励他,就将现在从泰山之东至海的大片土地赐给了姜子牙。

他在任期间,“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是他一手缔造了齐国,死后,齐国人为了纪念他,为他在这里建了衣冠冢。

进入到祠堂内部,映入眼帘的就是姜太公的塑像和壁画,壁画中记载了他极不平凡的一生。

有趣的是,不仅他的功绩被后人铭记,在山东还因为他传承了一道菜。

传说,商朝末年,姜太公带领本部人马奔营丘而来。

因为长途跋涉十分疲惫,饥寒交迫。

傍晚的时候,他们扎寨宿营,准备明日赶到营丘。

为了解馋,部下就在附近的山里抓来几只鸡,姜太公随身带着草药,便和鸡一起焖制,将士们吃后精神抖擞。

后来将士们给这道色泽红亮的焖鸡,起了个名字,叫做“太公望红焖鸡”,从此便在齐鲁大地上流传开来。

这道菜现在已经成为山东的历史名吃。观完姜太公祠,晚上可以去附近的饭店,找寻一下这道美食。

如果不想在临淄逗留,可以乘车返回到市区,趁着夜色钻进水晶街,这是一条吃喝玩乐的商业街,与理工大学隔路对望,是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

6、聊斋城和蒲松龄故居关于《聊斋》几乎是人尽皆知,课本上学,电视上播,一度是很多孩子的“童年阴影”

你想知道蒲松龄是怎么写成《聊斋志异》的吗?

那么第三天,你就可以乘车前往位于淄川区的聊斋城了。聊斋城是山东省五大旅游景区之一,也是整个淄博最著名最有趣的景区。

整个聊斋城有足足1000多亩,里面建了50多个景点,都是《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为基础,进行打造。

比如:《画皮》、《劳山道士》、《娇娜》、《聂小倩》、《婴宁》等等。

进入景区的那一刻,就能被惊艳。在这里你能避开都市的喧嚣,尽情感受到蒲松龄笔下所描绘的狐鬼仙妖世界。

你能在里面看到很多蒲松龄当年的写《聊斋志异》所用的纸墨笔砚等遗物。

《聊斋志异》里面一共写了491篇短篇小说,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而这些天马行空,令人叫绝的故事,蒲松龄却没去过任何地方,全部都是在自己的书屋里完成的。

这本书名字的来历很简单,“聊斋”是他的书屋的名字,“志异”就是讲述故事的意思。

那他是怎么想到那么多的呢?

其实是借助了群众的力量。

据说,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也没多少思路,但他却想了个绝妙的法子。

他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定了一个特别的规矩,就是在茶馆里喝茶的人,只要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以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进行修改写到书里面去。

《聊斋志异》就这喝茶人的一言一语中,写成的。

在蒲家村的东面有一个水井,常年清泉涌流,水多的时候经常都满出来,古时候被称为满井,所以蒲家庄在以前也叫满井庄。

又因为以前水井旁边长了很多柳树,所以又叫做柳泉。

蒲松龄非常喜欢柳泉,还给自己起了个称号叫做"柳泉居士"。

如今的柳泉,虽没有了当日喷涌而出的泉水,但茅亭俨然,垂柳依依,仍依稀可见当年的胜景。

从柳泉往东南走穿过蜿蜒曲折的柳泉古道,便是蒲公长眠的墓园,可以来这里追思一下蒲松龄。

玩完就可以原路返回。

比如,周村古商城、博山的开元溶洞、潭溪山旅游景区、中国课本博物馆、管仲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孝妇河湿地公园.

不过没有关系,旅途路上重要的是风景和故事,不要让自己太疲惫,这次的遗憾,可以下次再补!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