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推荐

宁波周边免费景点推荐【宁波这处4A级景区免费了,灯影大院,尽显江南大族的明清古风】

时间:2024-02-28 21:53:02阅读:

宁波周边免费景点推荐【宁波这处4A级景区免费了,灯影大院,尽显江南大族的明清古风】

“百年宁波帮,梦里十七房”,镇海郑氏十七房是宁波帮的发源地之一,许多商业领域巨头,如晚清最大的“全盛民信局”创办人郑景丰,“老凤祥”的创始人郑熙,以及英雄墨水的创始人郑尊法,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这种商业繁荣的根源可以归结为“崇商尊儒、明礼诚信、乐善好施、慈孝睦邻”这十六字家训。这则家训被详细记录在《郑氏宗谱》中,并代代相传至今。

景区入口之前,郑氏十七房景区由开元集团负责管理并收取门票,这是宁波为数不多的收费古村落。然而,现在已经对公众免费开放。

进入景区后,你会看到村口广场。广场上铺着条石,周围是白墙青瓦的建筑,高耸的旗杆,房檐下悬挂着高高的灯笼,营造出明清古风。俗话说郑氏十七房有三宝:一是棋杆多而高,从宁波城区就能看到;二是三年不下雨,河水不干涸;三是马头墙多而高,一级要一级高,即使台风也吹不倒。这三宝反映了郑氏家族在当时的显赫地位。

高耸的旗杆十七房郑氏宗族是春秋时期郑国第一代国君郑桓公的直系后裔。早在七百多年前,郑氏家族为了躲避战乱,沿着京杭运河迁至宁波澥浦塘路沿,选择在凤凰山南侧定居,自此家族繁衍生息,逐渐繁荣昌盛。到了第六代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了十七房的规模,“郑氏十七房”成为了当地的望族。

郑氏家族恒德堂《郑氏宗谱》中明确记载了家族的规矩和原则,其中包括“联族谊、睦四邻、尽己能、广善缘”的主张。同时,还列出了十一种应当给予救助的情况,包括年老孤寡、求学等需要帮助的人。此外,为了鼓励家族成员行善积德,所有捐助者的名字都会被记录在家谱中,这样的做法持续了数代人,使得郑氏家族的慈善之风得以延续至今。

精致的构造古村落中大部分建筑都是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造的,总建筑面积达到6万多平方米,现存4万多平方米。其中包括恒德房、恒祥房、三房堂房、大祖堂房、后堂楼房、立房、新房、兴房、四份头、老陆家、大弄、东弄、后新屋、河跟沿等多个单进和多进大院落,这些院落构成了十七房村。

马头墙凤祥桥凤仪楼继续往前,便来到郑氏家祠。这座家祠堪为十七房之瑰宝。其前设有照壁,庄重而显大气。门上悬挂着“郑氏家祠”的匾额。男祠因台风毁坏,仅留下遗迹;但女祠内有一座洽礼堂,始建于清光绪七年。在正厅上方,悬挂着诸如“松龄柏节”、“竹倚娥江”、“澄粹资灵”等匾额。如此冲破世俗旧念,专为女辈设祠,实属罕见。

郑氏家祠历史上,郑氏家族的地位举足轻重,现仍藏有一件圣旨浮雕。浮雕上刻有青龙腾云图案,拱卫在家祠两侧,象征着郑氏家族曾经的辉煌与荣耀。现家祠部分已辟为非遗馆。

圣旨浮雕继续前行,便是淇水桥。桥上笼罩着柳烟,桥下则波澜不惊。在桥的右侧,就是佛迹湖。湖两侧分别有烟波亭和烟雨亭。湖面上清波荡漾,绿水盈盈,湖岸垂柳依依,湖畔村舍矗立。亭榭、小桥、楼台、水埠等点缀于湖光之间,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象。站在亭榭远望,心旷神怡。清风徐来,碧水绕流,古村宛如含笑的丽人,展现出一片恬淡悠然的景象。淇水桥横跨淇河之上,构成一幅江南水乡的旖旎画卷。

佛迹湖佛迹湖明清街老凤祥字号再往里就来到了十七房的核心建筑――兴房和红馆。兴房,意为生意兴旺之意,是整个十七房中规格最高的宅院。这座宅院的主人郑勋,是宁波钱庄业的巨头,人称“甬江砥柱”在商业领域,他精准的筹算能力与卓越的商业智慧使他的家业兴旺,“盖屹然为甬江砥柱二十年”,其实力雄冠宁波。此外,他还是郑氏十七房中第一位拥有红顶官商身份的人,官至二品。

兴房兴房的宅院为三进式结构,牌楼壮丽,旗杆高耸,砖雕精美,以及错落有致的马头墙,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拥有的财富与辉煌。

兴房阁走过典当弄之后,无法再进入十七房古建筑,这些建筑现在已作为度假村商用。包括立房,建于清嘉庆年间;鼎丰房,建于清道光年间;源茂房,建于清光绪年间;还有丰益房、恒祥房、金松房等,只能从外观欣赏。

自从郑氏十七房免费开放后,游客数量逐渐增加。漫步在明清古居环绕的河边,仔细端详一扇扇似乎在讲述商帮故事的门窗,感受浙东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这一切都让人如梦如戏,如痴如醉。

导览图交通:自驾导航搜索“郑氏十七房”,景区停车场充足。宁波市区老外滩或2号线孔浦站乘坐370路直达景区,镇海区有公交377路,398路直达景区。

门票:免费开放时间:8:30-17:30附近还有十七房农耕营地可一起游玩。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