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景点推荐

山东红色旅游景点(山东6条红色主题遗产线,4条贯穿“精神高地”沂蒙山)

时间:2024-02-28 21:20:59阅读:

山东红色旅游景点(山东6条红色主题遗产线,4条贯穿“精神高地”沂蒙山)

周学泽抗战期间,山东党组织领导抗日军民全面加强根据地建设,公开资料显示,山东抗日根据地有鲁中、鲁南、滨海、渤海、胶东五个战略区,2.5万余个村庄,847.7万人口。

6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是“战略后方丹心渤海”——渤海老区抗敌斗争线和第五条线路“千里海疆红色胶东”——胶东抗日运动线,分别在今天的渤海滨海和胶东;“派兵去山东”——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运动线、“亲情沂蒙”——沂蒙精神线、“万众一心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齐长城抗战线这三条线,主要贯穿今天的沂蒙山区;第三条线“红色大动脉”——抗战秘密交通运输线,则连接胶东和沂蒙两地,一直到微山湖区域。

线路中,既有一一五师司令部旧址等重要革命遗址,也有临朐县委诞生地旧址、新泰县抗日民主成立旧址等早期基层党政机关遗址;既有将帅的居住和工作活动地,也有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和胶东乳娘等群众人物纪念馆所,人们可以多场景多角度领会学习革命斗争精神。

1938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部在临沂王庄成立。1939年1月1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夏蔚镇王庄村创刊,最初为中央山东分局的机关报,成为革命历程的见证者,记录了包括今天6条红色主题遗产线路上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斗智斗勇,将招远金矿的黄金运送到延安,走的就是6条路线中的第三条“红色大动脉”受敌情影响,当时胶东支援抗战的黄金物资不是直接到达延安,而是通过“渤海走廊”和“滨海通道”,秘密送到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及鲁南区委,再由鲁南区委的领导同志送往延安。

“红色大动脉”作为地下交通线,通过铁道大队、微湖大队等抗日武装相互配合,安全护送1000多名党的中高级干部往返于华中至延安,这条交通线成为延安至山东、华中两大战略区的重要通道。其中,山东招远玲珑矿工人在我党的领导下,通过多种方式为抗日战争筹集了大量黄金,仅1939年至1945年就累计向延安运送黄金13万两,为抗战作出重要贡献。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及其领导的军队坚持华北抗战的四大根据地之一,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人民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有重大贡献,前后出的兵员总数在100万人以上。”毛泽东同志对山东在革命全局中的地位曾给予总结式高度评价:“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这充分说明了山东革命根据地在革命全局中的重要作用。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