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十大景点

郏县旅游景点大全(河南郏县最美4大古村落,国宝级人文风光,你去过几处?)

时间:2024-02-27 23:54:39阅读:

郏县旅游景点大全(河南郏县最美4大古村落,国宝级人文风光,你去过几处?)

河南,平顶山,郏县。

1 堂街镇临沣寨(村)

因红石而得名,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此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到访。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

临沣寨坐落在碧波荡漾的北汝河畔,发源于香山的利溥、沣溪两水分别从寨东寨西流过,流向北汝河。整个村落被一种浅红色条形石砌筑的寨墙紧紧围着,红石寨墙呈椭圆形,周长 1100米,高 6.7 米,厚 3—5 米,红石包砌,按后天八卦建三城门,乾方“临沣”、 坤方“来熏”、巽方“溥滨”

长达1000多米的寨墙上,有城垛800个。内护寨河周长 1500 米、外护寨河周长4500 米,终年绿水长流。

临沣寨环水而建,由西向东逐渐升高,高差不大。进入村中一条东西大道,朱姓宅院临街而布,村内地势基本平整,便于院落布置。绕古城墙遗址从滨门而下,可见村中另一条东西大道,村中公共建筑朱氏祠堂、关帝庙等建筑遗址多分布在村子西南处。

郏县李口张店村,系“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故里,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代就建有张良庙,又称留侯祠。其后裔一支明初寻根问祖,迁返故里,建房筑寨。至今,仍保留有提督府、西官宅等明清建筑。

村内现有明清官宅民居建筑290余间,基本保存完好,以明代提督府、清代东西“官宅”院、南北“义和”院等大户人家的宅院为代表。这些建筑上的雕刻比比皆是。村中有木雕近三十处,一千多块,各种砖雕、石雕近百处,三四百块。

张店村人杰地灵,这里不但出了张良,亦有不少古代高官,被称之为进士庄,仅明清两代五品以上的官员就12人,受皇封者共60多人。这些人在张店村修建的宅院被称为官宅,而张店村至今尚保存296间明清官宅,其精致的雕饰、威严的门庭,鳞次栉比的宅院,颇似一座“明清官宅博物馆”

明初王姓从山西洪桐迁此建村,明末清初之后,随口语的演变,当地人渐渐地把渣滓园叫成了现在的渣园。是迄今中原地区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古传统村落之一。

渣园村原有寨墙和寨河,寨门三处。村内东西主街三条,南北主街三条,呈八卦乾坤格局,村民沿街而居,除年代已久的废弃老房,村子里尚有人居住的部分清代民居保存还算不错,这些古民居建筑群大部分保存了创建时的原有风貌。

特别是后渣园的王家大宅院,部分房屋,包括屋内的家具都保存相对完整,成为渣园村最为壮观的明清建筑群。

村庄中,青砖灰瓦的明清建筑,红石铺就的大街小巷,庙宇、古树、坑塘、老井,无不诉说着这里历史的厚重和悠长。村内的婆娑园为崔鶠故里,明代建筑,砖混结构,门前三级红石台阶,单檐灰瓦,上棚小灰瓦,东西山墙处以灰瓦、筒瓦、复扣六条垂带,正脊脊兽被毁。该建筑也值得寻访。

明清年间,西寨村曾为郏县县治中心,全县所有公事都在此办理。村内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面积有3万余平方米,古街道、水系、环境风貌等方面基本保持传统格局,其中明嘉靖十三年建造的被称为“河南第一桥”的蓝河七孔石桥最负盛名。

兴盛时期,冢头西寨的商铺有五百多家,商贾云集,“日进斗金”,是方圆几百里的商贸中心,人称“小上海”,“外埠客商知冢头而不知郏县”留存至今的郏县山陕会馆,就是晋商在此经营的明证。

站在如今的西寨老街上,街道两侧,随处可见明清时代的建筑。脚踏古旧的砖石,观览带着历史沧桑的古建筑,有一种梦回百年的穿越感。

热点知识推荐